登录
注册
协会事务-2012浙江摄影人在平遥
2012浙江摄影人在平遥
责编:责编 李夏姗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 2012-09-28 来源:浙江摄影网 点击:6765 次  【打印

19日平遥难得的雨天,户外展览都做了保护措施

   摄影节开幕被安排在了工作日,因此与往年相比,街上的人略显零散。今年的平遥被雨水滋润着,把它那斑驳的沧桑显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雨天,这样的城墙包围中,观展变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今年的平遥总让人感觉时间怎么这么不够用,看影展,上公开课,听讲座,泡图书馆,参加交流会。恨不得能有三五分身,同时去吸收这些养分。到今年,平遥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摄影节。汇聚了国内国际无数的摄影名家名作驻息,成为了众多摄影人的梦想天堂。摄影文化也充分渗入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中,周末来到摄影节形形色色的人群之中,衣着朴素的务农者,打扮另类的新新人,三五成群,拖家带口,每年这个时节来到平遥逛摄影节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的一部分,一部手机、一瓶水、一袋干粮也成为了逛摄影节的必需品。如此包容、开放的摄影节,注定了你要具备良好的体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平遥摄影节就如同淘宝网,有商城、有市集还有跳蚤市场。有一线精品,有连锁品牌,有个性定制更有地摊货,如何选择吸收全凭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也难怪会有大姐一边敲着腿一边喃喃自语,唉,都看得麻木了,分不清哪些好哪些不好了。坐在长椅上,看着对面各种机构的吆喝,耳边听着各地的方言,鼻子闻着尘土混合着阳光的气味,平遥摄影节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机遇、分享和自由的地方。

约瑟夫.寇德卡展馆外

19日晚上鲍昆老师的讲座

  此次平遥摄影节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家、策展人、摄影爱好者参加了这一视觉盛宴。影展期间,国内外1700余名摄影师奉献332场展览、13000多幅摄影作品。自2001年举办首届影展以来,11年中,累计有3.27万中外摄影师参加大展,展出各种风格流派的摄影作品15万余幅。

 

海杰策展《返照》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展的国际性和艺术专业性更加凸显,分学术展、汇报展、邀请展、机构展、院校展、影像短片展、致敬展七大部分。大展还首次设立国家馆,全景式集中展示英国、新西兰和北欧四国的摄影发展和风土人情。

18日晚,志愿者一直在忙碌

  

 

以下是笔者对此次在平遥摄影节参展或观展的浙江摄影人的采访整理:  

  卢广:影展作品缺少国内国际热点事件

   这次带来平遥参展的《被污染的风景》是由绿色和平的策展人匡铟策展的。其实作为拍摄关于中国问题的摄影,在拍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这个问题,现在网络都比较发达,那么你可以对这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等方面做充足的了解。其次,你要有充足的克服困难的准备,在中国拍摄问题方面的题材是不受欢迎的,但是这些一般都是受到当地村民的支持的,你要想办法去跟当地村民进行详细的了解。但是,你要明确的对村民表明自己的身份,一般我会对当地村民说我是“环保志愿者”。摄影师是很苦的,他不可能像一大批人高高兴兴的去拍,去玩,很开心。拍摄这样的题材的时候就你一个人去,必须是你一个人,而且你一个人去要跟他们很枯燥的生活去慢慢沟通,去了解,去调查。一般去的地方也是很贫困很落后的地方,对你的生活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不会像一些快乐摄影人的那种感觉。 

 

  今年的平遥影展确实没有往年热闹。一方面,是因为今年开幕的时间不是放在星期六日,很多人在时间上受到了制约;另一方面,总是来说是展出的作品份量还是有所欠缺,很多国内国际热点的、重大的事件的图片在这次展览中都没有,比如奥运、叙利亚战争等。国外好的作品引入的也不多,除了寇德卡,好象也没有其他了。当然寇德卡的作品确实很不错,无论拍摄题材、拍摄手法等都很值得大家好好学习。还有就是这次展区分布不是很明确,可以新锐展、纪实的、风光风情的分开来,这样兴趣有所偏好的观众可以选择性的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都混在一起,看得很累,看的东西又杂,没有针对性。国外学生的一些习作的思想、表现手法倒是可以值得学习一下的。

孙敏:收获了摄影布展的经验

  把《记忆》这组作品带来参展,是因为释藤的极力推荐,她是策展人。这次参展在准备和策展过程中遇到挺多问题的,一方面是由于前期的准备不足,再加上远途参加展览,展览的材质还是相对比较重,以至于托运的时候都超重。密度板在天气下雨等因素的影响下,热胀冷缩导致它膨胀,展板的材质没有选择好。另一方面,在布展上还是缺乏经验。虽然自己之前也有举办过个展,但是展览地点多为室内,而这次在平遥国际摄影展选择的改造后的柴油机厂展区,将现代和时尚相结合的展览区确实是第一次,之前也未曾知道其展览场地是柴油机厂室外,因此对场地很生疏。虽然这次展区没有安排在车间展览而是放在了路边,但位置是主展区的中心地带,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也达到了此次参展的目的。不仅仅是展示自己小小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更主要的是吸取他人宝贵意见。体会到拍照片是一回事,展览又是另一回事。作为个体的摄影师,也许大家都会去拍好的作品,但是布展的讲究和艺术并没有意识到。

  摄影师卢广对我的作品提了很好的意见包括如何拍如何后期制作,还有摄影批评家鲍昆老师在展示方式上,提了很宝贵的建议。建议我下次可以尝试6张 1:1比例的作品贴上,就会感觉是进入这个家一样,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效果。拍好作品后,也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观展人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表达形式是很重要的,能够和观展人很好的沟通,让他们记住我想要表达的思想。

  

 徐小凤:亲自参展收获多

  平遥摄影节已举办了十几届,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是国内几个摄影节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我前几年也想带作品去参加,宣传一下我们的家乡--仙居,结果都没去。听说以前展览场地比现在简陋多了,今年有所改进,期待明年会更好一些。这次带《冰花》来到平遥,一方面想把自己有创意的作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好作品不能孤芳自赏;另一方面也想看看有没有和我相类似的作品,有的话他们是怎么创作的,对我来说一定会有新的启发和促进。在展览期间,来看我的作品的人比较多,看过之后各种评论都有,大多数人都说我的作品色彩鲜明,有创意,其中也有一些说看不懂,不知道是拍的还是电脑后期合成的。看的人群层次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我还是要感谢大家对我作品的关注,特别是东北的摄影人,他们说东北有的是冰,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拍,特别是用创意的手法去表现。

  

  这次平遥摄影节划分为很多区块,感受最深的就是人累、脚累,眼睛更累,一天到晚忙的不亦乐乎,感受到举办摄影节既能为当地政府增加收入,又能为广大群众和摄影者提供精神食粮,又能宣传平遥,确实是挺好的,这次能够亲身体会,更是感触颇多。摄影节结束了,回去之后打算去拍专题照片,准备明年拿出更有新意的作品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

 傅拥军: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品被偷又获奖

 

这次我们的展区选用纱布作为背景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放在柴油机厂的第一间,但展墙实在不理想。而这次参展的“慢拍慢拍”是需要一定整洁安静的环境。因此我临时决定去平遥布店买了纱布当背景。当作品布置好之后,效果还不错,挺有特色的。碰到好多摄影人都说我们的展览很喜欢。

 

  展览期间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作品被偷又获奖这件事。事情是发生在江玥的展览“生活是什么?”中,有4幅作品在第一天上午就被人偷走了。后来我们加强防范,现场抓到一个已经把照片放进背包的女孩。也许她很喜欢江玥的作品,经批评教育后放走了。偷照片的女孩自己说是太原的学生。虽然主打的4幅照片被偷,但江玥还是凭借这组作品获得本届平遥国际大展资助奖“十大新锐摄影师”,挺好的结局。另外今年对平遥展的PIP摄影图书馆感觉很好,要是杭州有这样一个地方就好了。

  展览回去之后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做事情。废话不说,快拍快拍啦!

  释藤:策展初体验

   这是我第一次到平遥摄影展。接触摄影之后,平遥一直在我的印象中,远远近近,好像清楚又有些模糊,因为关于平遥的“传说”很多,有好的,也有负面的,总之各种评价都有。不过无论好或者差,我都没有亲身去体验过,多少总是有些遗憾和向往的。来到平遥以后,和想象中有很大不同,但说真心话,我挺喜欢平遥这个地方的,因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古城充满了独特的韵味,在这里举办摄影节的条件是毋庸置疑的。

  说实话是我第一次尝试策展,主要是来学习其中的过程。从开始报名到确定展览方案,都是一点点去摸索的,期间也得到两位摄影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孙敏先生,他是我们台州市摄协主席,对于这些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因此在制作和输出上他本人给了不少意见。在展览开始之前,多次和平遥摄影节相关负责人联系,确定展位、制作广告等相关事宜。我们是提前几天去平遥的,因为没有实际看过场地,心里没有底,所以去的时候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看场地了,结果发现是在室外的,条件并不是十分有利。于是和主办方进行沟通协调,希望能够争取早一点把场地的背景板解决好。结果由于工作量大,过了2天,场地还不能够进行布展,17号晚,我打电话给张国田先生,他很热心,亲自带我去看场地,让工作人员给我解决展架的问题,连夜赶工,终于把我的场地整理出来布置好了。这次策展让我体验到作品的拍摄和呈现的过程是两个互相依存的关系,而如何呈现,因地制宜的布展,这就得灵活机动了。布展辛苦是一定的,因为毕竟是第一次,加上场地的制约。不过我们都克服了,18号展览布展正式完工。虽然累的腰酸背疼,不过大家都很开心,等到19号开幕,大家来观展,给与了不少中肯的评价,让我们收获很多。尤其是鲍昆老师,卢广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给予的鼓励和肯定,让我和摄影师本人都获益匪浅。

  虽然我接触摄影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摄影的爱好可能不亚于其他的资深影友,我觉得作品的拍摄是一个过程,而传播和呈现又是另一个问题,因此如何让摄影师的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摄影节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途径。这次策展,不仅是针对摄影师本人,也是针对我自己的一次全新体验。评论和策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我觉得也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至少在策展的过程里我学到了很多理论外的知识和理念,这是最大的收获。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身边热爱摄影的朋友,努力拍摄的作品能进入公众的视眼,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见和评价,希望借助摄影节这个平台让作品获得更大的价值体系。

  通过这次亲自来到平遥摄影节,深刻感受到了摄影确实有无数个可能,看到那么多作品,那么多摄影师一直在努力,我挺感动的,觉得摄影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能够遇见摄影真幸运。还有感觉到平遥是一个包容的地方,给了很多摄影师机会,虽然有些大众化,但是却平和而内敛,摄影需要这样的环境和接纳的心态。

  影展结束以后,我想接下去会陆续写一些感受的文字吧,希望能够给没有去平遥观展的朋友一些大致的了解。还有就是带着这次学习心得,好好走以后的路。多看,多想,多写,加强基础的学习,希望能够逐步提高,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养分吧。摄影评论我目前还不成熟,是在不断学习和充电的过程,因此会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弱项进行学习和补充的。

 朱华兴:我都想清楚了,打算安安静静回去了

 

 

  今年我是第二年来参展了。八月刚从大理摄影节回来,我觉得这里的场地很像798,很开阔,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非常宽广、多元、包容。和去年相比展区安排的确稍显凌乱。我这次就来看展览和听讲座的,所以请轻装上阵,就第一天来拍了些照片,后面几天都是先看两篇访谈再来看展。

  这次带来的是《破碎的痕迹》这组作品。因为是第二次来参展,而且场地就是我去年的场地,因此没有像第一次来参展的那么手忙脚乱,策展整个过程都很顺利。我也没有请策展人,都是自己动手做,因为我本身就是学美术出身,所以这些对我来说接触得多,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我来说相机已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融入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把它作为媒介经由“拍摄”这个动作潜入我的内心,并有此通向影像表现的世界。《破碎的痕迹》旨在探究历史、记忆、时间、空间等相互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古老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尽可能地利用针空摄影的特性,通过移动,叠加等反常规的拍摄手段,来达到我想呈现的影像画面。我怀着追寻长久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意识,视画面、光线、影调由具象到抽象的形而上学之物,这些画面,有的是历史的遗迹,有的是时间的痕迹,有的是生活的空间,有的是精神的空间。我总是穿梭在世俗空间与神圣空间、经验空间与超验空间之间,把这些逝去的和即将逝去的景观通过影像语言把它积聚起来,努力寻觅历史精神和个人记忆的交汇点,探索心性之上的精神可能性。这里没有绝对性,只有观察,探索、验证和启示。我尝试在记忆与真实,记录与创造之间穿越,努力去打开一个新的广阔的联想空间。 

  看完展览以后我就准备安安静静地回去了。因为通过去大理和平遥的摄影节,我都想清楚了。就整个大环境来说,摄影其实是件非常渺小的事情。我打算花几年时间安安静静地去做公益,并且能制作出几张地道的银盐作品,然后再来参加摄影节,这样我就很满足了。

 胡荣伟:摄影师要有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

  我是第一次参加平遥摄影节。和我之前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在网上听影友说平遥是千年古城,大街小巷多是作品,在我印象中认为县城比较破烂和乱,到目的地以后,完全不一样,城市道路干净,居民素质良好,文明好客。影展的场地、场地的服务、为参展影友设立的服务中心(我们台州尚图坊工作室发放的会展指南)多是比较人性化的。还有我参加了19号影展开幕式,隆重又简洁,充分体现了千年古城的民俗特色,值得学习。

    这次在台州市摄影协会孙敏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五人去参加摄影节,参观时间是一个星期,我是取经而去的。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老师的佳作以及他们在拍什么和现在摄影发展趋势等。印象深刻的是台湾林添福老师用手机拍的作品,放大到1.1米*2米,图片成像质量很好,打破了我们影友天天在群里聊的你用什么器材,照片没有拍好,把责任全部推给相机比别人差。让我自己也明白了,大家是在拍思想,拍题材。不要当一个相机发烧友。作为一个摄影师就要与众不同,有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回去以后想把自己看到了的和学习到的,传达给台州影友,让他们也知道现
在摄影界需要什么、拍些什么题材。也衷心祝愿台州有一支强大的摄影队伍,为摄影事业做出贡献。

张国华:专心拍专题,争取明年参加平遥影展

  我11年来过,今年是第2年了。今年的参展人数和作品感觉比去年有所减少,看到了场馆空置,但布展较去年有提升,无论是个展还是策展。很多展区采用装置艺术以及多媒体设备手段的展览方式,突破了摄影展传统的单一图片展出方式的局限,通过同期的实景视频展示、声光辅助等渲染了观展氛围和情境,更好地达到了声情并茂的传播效果。比如钟维兴的《失落园》,展场搬来了额济纳旗胡杨、黄沙,重现的沙漠胡杨景观,加上投影、灯光等组成立体展示,让人感官震撼。

  对我个人来说,这次影展的感受,一个字“忙”。平遥影展就像是图片的海洋,让你的大脑、眼睛没有一刻地闲着。再有每天晚上举办的讲座,近距离地聆听国内外知名摄影评论家、摄影人的经验与感悟,总觉着时间太快。
印象比较深的影展有欧阳星凯的《人民路》以及钟唯兴的《失落园》。我更关注的是著名策展人栗宪庭策展的优秀摄影师欧阳星凯的作品《人民路》,在每人2平方的狭小空间里,作者用鱼眼镜头突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加上展场的“2平方”实景空间展示、拍摄花絮视频短片等多样化的、创新的展示方式,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堪称本届平遥摄影展的展览楷模。还有王洪连的《浙川大移民》,很朴实,很有价值的一份社会学资料。另外声名国内外的浙江摄影师卢广的的新作《被污染的风景》,展示蒙古大草原因为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让人震撼。他对环境以及当下社会问题的执着坚持令人敬佩。

  回去之后,我要好好思考鲍昆老师在土仓参观大学生作品时跟学生们交流时着重讲的“摄影的基本属性-记录功能”,专心拍专题,争取明年参加平遥影展。

  陈敏:平遥就像是图片的海洋令人迷失方向

  曾获第18届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杰出图片专题奖、第6届华赛新闻人物类组照铜奖的摄影师金石每年都去平遥看摄影展,他说主要看有哪些新的作品出来,哪些新的题材,就怕错过好的作品,所以哪怕再忙都要抽出时间来去现场看。作为有一定摄影成绩的摄影师,他们往往能抓住重点,在平遥这个图片汪洋的世界里通过浏览的方式过滤一般的图片,精看、细看新颖的、热点的、重点的作品,看主题,看图片编辑,看拍摄者的摄影语言等。这在平遥并非易事,展区多,分布广,图片更是不计其数,如果没辨识能力,可能鱼目混珠,走到腿软,看到眼花,只看个热闹,却不见得对自己有益,对于首次到平遥观展的我来说,跟随有经验的摄影前辈观看学习,更容易找到方向,获取有益的观看指导,慢慢积累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看方式。

  卢广《被污染的风景》展示的是蒙古大草原因为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布展的时候特地将展区墙壁刷成象征环保和生机的绿色以反衬主题,同时还在展区内配备液晶显示器,播放随行摄制的拍摄过程DV影像,并由摄影师讲述调查和拍摄的情况,真实的再现拍摄现场的情境,更好的还原了拍摄现场,使作品本身更具可信力,使观者更直观深入的理解作品。土仓展区北京印刷学院的《垃圾堆里的童年》《空间与角色》《归零》、青岛大学的《独妇》、西安美院的《另一种风景》等等新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审视和解读年轻一代摄影新生眼中的社会和人生。虽然可能稚嫩,却有如初升的太阳一般有蕴藏着新的力量和新的希望,那些表达方式和观看方式,似乎是于我们惯常的思考方式之外的,给我们很多的全然不同于以往的新启示。

 

  结束平遥之行,心里那些交杂的思绪慢慢沉静而清晰起来,那些观看过的影像传递出不可名状的感召力量,促使自己重新审势和思考过往的拍摄和今后的方向。那些优秀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含的精神,包括思考的敏锐、拍摄的坚持、克制外在的和内心的许许多多的干扰、顽强的与人交往交涉能力、强大的自我调解心态等等。这些,潜移默化的也在感染着自己今后的拍摄,转化为内心的一种摄影的力量,更笃定的前行。同时,思路也因观看而开阔起来,对题材的解读和把握上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悟,接下来会对原有的拍摄专题更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然后会继续一些新的拍摄实践和写一些摄影文字,希望将这次平遥之行的收获更多的分享和传播吧。

 

 

 

 

  

返回首页 | 关于天下摄影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摄影互动 | 招聘栏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天下摄影交流群:一群:35765943    二群:176326500  人像群:90556132
Copyright © 2009-2014 台州市天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02614号 网站法律顾问:陈明律师